找到相关内容386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道谛

    ,远离五欲恶习的干扰,才容易修习正定;心境清明,不为好恶所动,才能如实的观察缘起,彻底破除无明我执而达到究竟解脱的境界,不再为苦恼所系缚。 原始佛教以远离五欲,净化身心,为达到离苦得乐所...

    释显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3052804.html
  • 太虚大师:佛法的做人道理——五戒善法

    于是佛教人做人的基本条件,合此第五种,即是五戒。   此五戒虽为佛教人的做人道理,其实亦即人类所之正道,适合人生之真理者,不过此种真理,要有高尚智德如佛,才能澈底明了说出。   我们能依照上述...人类都欲得生存安宁而进步。然此必须人与人共同协和起来,彼此互爱互助不相侵害,方能达到目的。   因此、人生在人群做人,通常即有必需具备之条件,应遵守之规则。若对此种规则有所触犯,即成为过罪或不道德之...

    太虚大师

    太虚大师|佛法|五戒善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10217325709.html
  • 专家学者谈背诵

    陈耀南博士在《谈背诵》中说:“背书,就如练字、练拳、练舞,熟能生巧。巧烂熟而出。好文章背诵得多,灵巧的修辞、畅达的造句、铿锵的声韵、周密的谋篇,口诵心维,不知不觉,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。加上泛观博览...是中国人的特色。这种聚集成功的大资产,以供中国著作家任意的使用,在文辞的修饰上,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结果。”高本汉先生这番话,得知中国教学讲求背诵,产生的效果是: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敬爱,亦提高...

    佚名

    |读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150125723.html
  • 莲华的譬喻

    ,华果不离。正显示一乘妙法,因中有果,果因,因果同时,因果不离。因为有以上种种理由,所以佛独取莲华为喻,以喻妙法;不但法妙,喻亦妙。用妙喻,喻妙法;法喻俱妙。 ...更是其愿力所成,是极乐世界的精神象征。 以下介绍的是天台宗诠释在中佛陀用莲花来譬喻佛的权实与本迹,最为恰当的精彩解说:莲华的三种义含: (1).为莲故华 莲华之为物,除非不开华,开华有莲子;可以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1644715.html
  • 就“世、界、和、平”论“世界和平”

    “和、平”而致“和平”。因为,“世”,指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,表达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诉求;“界”,指上下十方,表达了人类多元共存的诉求;“和”,指生命内在的和谐,表达了生命尊严和自由的理性;“平”,指客观体制的公平,表达民主法制的理性。世界欲求和平,“和、平”这两大理性来实现。  主题词:世界和平 生命 民主 佛性  “World Peace”—A Doctrine Based on It...

    宗 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35570203.html
  • 八正道

    项目,但八正道是根本的,是一切圣贤所的。关於八正道,经中有不同的叙述:  一、从修行的目标说,得正定才能离惑证真;而要得正定,应先修正见到正念,所以前七支即是正定的根基、助缘。如『杂含』(卷二八·...、念佛、诵经、持咒,这一切都能得定。但定有邪定、正定、净定、味定,不可一概而论。虽都可作为发定的方便,但正定正确的理解,正常的德行,心安理得、身安心安中引发得来。如经中常说:「因持戒便得不悔,因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2738963.html
  • “以书通禅如梦觉”——浅论饶宗颐的禅意书风

    桥梁。近百年来地不爱宝,简册真迹,能发人神智。清世以碑帖为二学,应合此为三,已成鼎足之局。治书学者,可不措意乎?以上五种皆为日课,合为一辑,书之体态繁赜,须事临摹,以增益多师,而骨力己出。”  ...书学领域具有开创意义的新论,即:在碑帖二学之外,增加一门简册真迹之学。这些新观念新见解,伴随着饶公书法实践上的新创获,遂使饶公的书艺焕然一新,终于达致“骨力己出”的境界。  前文论及饶公的学书经...

    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1664220.html
  • 密宗的往生净土

    真言之门,而修明咒之飞迁法也。此法藏文名曰“颇瓦”〈译为迁转之意,今则译为“飞迁”,以“颇”字即是“飞”字之意。〉修此法者,亦先得上师之灌顶、传承、引导,而后生起修持。故“颇瓦”亦有五种:即上品...

    根造述

    |净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0856121827.html
  • 时代使命

    对“心净则佛土净”有独特的解说:〖GK2!2〗土之净者,众生。众生之净,因众行。直举众生,以释土净。今备举众行,明其所以净也。夫行净则众生净,众生净则佛土净。此必然之数,不可差也。〖HK〗僧肇点...宗教得以产生及流传,自有其文化背景与历史环境,但更重要的是,能否与当时的社会相应,与时代对焦,合理地提供人生的趋向,以达成该宗教的终极关怀。虽然有人认为佛法不能单纯以宗教视之,但无可否认,佛法在它的...

    明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5739351.html
  • 略谈真假方便

    真理。所以,“方便”就显得格外重要了。尤其是在大乘佛法中,有很多“方便”法门。如果无法知道“方便”,那是不能完全通达其含义。如印顺导师在《般若经讲记》中说:“要解脱生死,无我空慧为方便。”显然地,...

    长清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245047.html